规避金融风险促进产业升级
"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亮点纷呈
在中国加入WTO七周年之际,“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2008)”圆桌会议在京举行。来自世界贸易组织、蒙特雷国际研究所、北京WTO事务中心、北京市商务局等单位的代表畅所欲言,对当下的世界及中国经济形势及下一步的经济走向进行分析,为中国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如何巩固开放成果、规避金融风险、促进产业升级献计献策。
中国融入全球化势不可当
会议主办方———北京WTO事务中心主任邓洪波在谈到此次会议的特殊性时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国内产业参与到了全球经济分工之中,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亦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一员。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3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
中国企业整体上是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改革开放步伐加速,对外开放的范围、规模和程度史无前例,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尽管中国制造业规模在世界名列前茅,但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国制造在全球化的扁平世界里多是加工贸易的产物,很多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这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需要升级,如果比较优势能够处于分工的高端,才能成为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自有品牌产品出口不到10%。为此,如何改变贸易增长模式,调整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2008年的热点问题。
金融危机危中含“机”
2008年的外环境亦是动荡多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在全球蔓延并威胁到实体经济。如何结合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把握全球环境,规避金融风险扩散的危险,在全球化中重新寻找中国企业的定位成为本次圆桌会议的主题。
一是关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金融危机正如同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其走势如何、后果怎样,与会的理论界、企业界人士从不同视角展开讨论,这些讨论对把握世界经济时局、设定未来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关注当前产业升级中的实际问题,如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企业自身的问题等。国家发改委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秘书长秦志辉就2008年中小企业的现实困境发表深入看法。在对实际问题的考察中,论坛评价反思了当前各种产业升级理论和措施。来自北京和长三角的企业就自身处境和当地政府政策进行了个案分析。
三是注重国际经验对比研究。WTO特使雷蒙先生阐述了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看法,并从全球治理角度对当今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发表了看法。来自美国硅谷的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罗伯特·戈德博士和泰德·米勒结合美国产业升级经验和对中国的观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商务中心区管委会董玉梅处长在谈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时,提出了危中含“机”的观点:
第一,关于资本流向的问题,金融危机首先受影响的是金融行业,资本肯定是要产生利润的,危机影响投资了,金融行业肯定还得想办法投到能够产生利润增加值最大的地方。中国因为金融业开放比较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资本避风港,相对来讲风险是比较小的,未来可能会成为资本流向的区域,也就是说一些外资会进一步向这个区域加速流动。
第二,高端人才也会向中国这样比较安全的区域加速流动,全球经济不景气造成一些企业倒闭破产,就有大批的人员失业,中国因为金融业发展得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可以进一步吸引国外的一些人才向这个区域发展,满足人才不足的状况。
第三,现在是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的机遇。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有些反应敏捷的企业可以迅速地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强大的企业可能在这个过程之中更加强壮、更加优化,而其他的企业可以向欠发达的地区进行转移,比如向西部地区进行转移,这又是一次梯度转移的过程,也就是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的过程。
警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北京商务局WTO处的于文认为,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按照国际经验来说,必然会导致贸易保护抬头。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截至今年8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对中国已经发起23起反补贴调查。反补贴调查针对的是宏观层面的问题,针对的是政府经济政策和体制安排,应该说威力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2009年,纺织品特保条款到期了,欧美不能用特保条款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他们是否会通过“两反一保”措施限制纺织品的措施,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此外,于文还提示说:“中国的开发区等已经制定了或者将要制定刺激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制定这些政策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是,尽量规避WTO规则所禁止的一些补贴,比如说与出口业绩相挂钩的补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