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当前进出口形势、欧债危机的影响、如何看待外资并购等热点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进行了详细解读。
出口增速下滑属正常情况,没有确切数据说明外贸企业出现“倒闭潮”
据海关统计,8月全国进出口328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1—8月,全国进出口23525.3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226.3亿美元,增长23.6%,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1.8个百分点;进口11299.0亿美元,增长27.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8.0个百分点。
为什么前8月出口增速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沈丹阳表示,今年的出口增长是建立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的,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实际上是更上一层楼。
沈丹阳坦言,当前外贸企业确实面临一些困难。首先是国际经济形势不利于企业发展。比如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困难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遭遇的通货膨胀,导致一些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纠纷对中国出口企业有比较大的影响。其次,国内经济形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不少企业反映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国内竞争加剧,贸易摩擦也比较多,影响了对外贸易。“尽管如此,并没有确切的数据或者很典型的案例,说明外贸企业出现了‘倒闭潮’。”沈丹阳说。
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增幅
沈丹阳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商务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培育出口品牌,进一步提高外贸商品质量效益,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外贸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1—8月,我国出口平均价格上涨10.3%,高于去年同期9.1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增长12.1%,低于去年同期21.8个百分点。我国外贸增长呈现价格和数量协调拉动的新变化。
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在对传统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总体平稳增长的同时,对新兴市场出口较快增长,比重进一步提升。1—8月,对东盟、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家(地区)的出口增速均在总体出口平均增速以上。
外贸发展区域协调性增强。今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加快承接东部十省市和国际产业转移,出口增速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增幅。8月份,中部和西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45.7%和71.6%,高于全国增幅21.2和47.1个百分点。
并购将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前8月我国利用外资中并购项目达34亿美元
自今年9月1日开始,《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开始施行。沈丹阳表示,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并购交易对国防安全、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社会基本生活秩序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的影响,安全审查的重点仅限于对于国家安全造成影响,或者带来潜在影响的少数并购行为。
“开展这项工作并不意味着对外资并购设置新的门槛或者新的许可程序。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产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大的趋势下,中外企业间的协作竞争和相互参股并购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沈丹阳说。
过去,中国利用外资主要是“绿地投资”,即新设工厂类的投资,外资并购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去年为3.1%。根据世界投资报告,去年全球的国际投资中27%是跨国并购。与之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沈丹阳说,由于近年来中国劳动力等各类成本不断上升,外资在中国的并购开始活跃起来,就像我们对国际并购也在趋于活跃一样,而且这一趋势会不断增强,外资并购将逐步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之一。今年1—8月,我们利用外资中并购项目达到了34亿美元,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增长。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外资并购中国企业问题上不必有太多担心。”沈丹阳说,外商投资企业并不完全等同于外国资本,现存的运营外商投资企业中,其投资有30%左右来自中方;而外方出资中,有60%以上来自港澳台,其余约40%则分别来源于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华人各种形式的投资,也有一些是民营企业到自由岛投资返回来的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