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州商务 >> 内容
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投资大国
发布时间:2011-01-20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字号:〖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开展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互动关系增强,对外投资呈现出迅速发展态势,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2002~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了54.4%的年均增长速度。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457.5亿美元,广泛分布于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能源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工程承包建设和研发营销等各个领域,境外企业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2009年,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跨国资本流动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达到了5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继续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0年1~11月,我国又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5.6亿美元,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广泛而复杂的变化。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复苏,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孕育着新突破;同时,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和债务风险增大,各种形势的保护主义显著增强。从国内环境来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积极成效,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跃上新台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同时,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关系失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以及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趋升和传统竞争优势弱化等问题依然突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外开放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轮对外开放要适应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对外经济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我国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和全球产业分工地位,加快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其中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国外开展投资合作,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

  “十二五”时期,我国扩大对外投资面临的有利条件有:

  首先,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跨国资本流动陷入一个低潮。但是从国际经验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和对新兴产业投资力度的加大,国际资本流动必然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我国完全可以利用国际投资重新进入高潮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海外相关产业尤其是上游研发产业的投资力度,以缩小我国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我国产业实现产业价值链条从低增值的加工制造环节向高增值的研发等环节延伸,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大收益。同时,利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鼓励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既可以解决国内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又能带动零部件出口,是解决一些行业目前设备大量闲置和长期扩大出口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带动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实现互利双赢,避免单纯通过贸易可能带来的贸易摩擦风险。

  其次,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尤其是经过实施多年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我国已经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截至2009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26483亿美元,居全球第一。在人民币短期内难以成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情况下,充裕的外汇储备能够为我国“走出去”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主体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不仅拥有资产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而且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提高。如我国民营企业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就说明了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陷入困境,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破产和融资困难使得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不得不收缩海外投资,甚至被迫出售濒临破产的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客观上为我国企业通过收购并购方式获取优质资产、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二是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能源资源领域的合作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能源资源价格大幅回落,国际跨国公司被迫收缩投资,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建立稳定可靠的海外能源资源供应基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三是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带来新的机遇。金融危机重创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大批金融机构资产损失巨大、经营陷入困境,业务量明显萎缩。我国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金融危机过程中遭受的损失相对有限,特别是大型上市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市值和实力相对提高,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竞争力,正可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加快实现国际化进程,尽快成长为国际金融领域有影响力的跨国金融机构。

  但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也导致贸易投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特别是针对我国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这一趋势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延续。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在遏制我国发展方面正在形成默契,不仅加大了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等方面的保护主义措施力度,而且对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收购兼并活动也会设置更多的障碍和采取更多的限制性措施,这种带有偏见和针对性的投资保护主义,也会干扰和影响我国企业“走出口”扩大对外投资的步伐,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多的企业将加入到对外投资行列,扩大海外经营,我国对外投资将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将明显扩大。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投资有望按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预计今后两三年内对外投资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到“十二五”末期年度对外投资额将达到1500~1600亿美元,整个“十二五”时期,累计对外投资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对外投资规模比目前明显扩大。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最新《世界投资报告》也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

  二是对外投资领域将更加广泛。在我国的对外投资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以及采矿业是主要领域。2009年,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比重占到了29.7%,金融业比重达到了18.7%,采矿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16.5%,三者合计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达到了64.9%,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受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制约,在“十二五”前期,这一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随着全球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我国对外投资的领域将更加广泛。为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和在产业发展水平上减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对发达国家的研发投资将有所增加,预计“十二五”末期研发等投资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1.4%提高到5%左右。而随着我国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移进程的加快,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也将明显增加,将从2009年的4%提高到“十二五”末期的15%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20%。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支撑以及我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采矿业和金融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将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绝对量尽管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增长,但比重将明显下降,从2009年的36.2%降到“十二五”末期的15%以下。

  三是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资金来源也将出现明显变化。目前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有大型企业扮演了绝对的主角,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中央企业和单位占到了70%以上。“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民营企业的规模和整体竞争力将明显提高,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预计“十二五”末期我国的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将明显提高,尽管不会超过国有企业,但预计比重将从目前的不到1%提高到15%以上。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不断提高,利润再投资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利润再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达到了28.5%,预计“十二五”期间利润再投资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十二五”末期,利润再投资在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将超过40%,甚至有可能逼近50%。

  四是对外投资目的地有所调整,而投资方式仍以绿地投资为主。目前,香港、开曼群岛和维京群岛等自由港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09年这三个地区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达到了75.7%,仅香港一地就达到了63%。这说明由于企业竞争力不高、对海外环境不熟悉等,我国的“走出去”一定程度还是依赖于香港的中介作用。“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香港的中介地位将有所削弱,预计吸引直接投资比重将降到50%以下。与此同时,由于采矿业仍是我国“走出去”的重点领域之一,对非洲、拉美等资源型国家的投资将不会削弱,而受竞争力影响,未来,我国企业“走出去”重点领域制造业的投资目的地也不会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因此,我国“走出去”目的地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欧美等国家所占比重尽管受研发、金融投资扩大因素比重将有所提高,但提高程度有限。同时,尽管目前世界上跨国资本流动以并购为主,但由于我国对外投资目的地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加之对欧美国家的跨国并购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绿地投资仍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总之,“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趋利避害,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我国对外投资健康发展,使对外投资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收支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商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3-4层   邮 编:213022   网站地图
电 话:0519-8568227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7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