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住人口计算——
我市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
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昨天发布
经初步核算,2010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超过650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接近10000美元。这是记者昨天下午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市统计局联合举行的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如果说“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话,那么昨天公布的其他一连串数据,还有力地说明了去年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运行质量全面提高,内生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
“五个优化”看转型成效
2010年,我市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以科技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促进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五个优化”体现出调结构、促转型的成效。
一是投入结构有所优化,五大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速、份额稳步提高。2010年我市五大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5.2%,增幅较上年提高20.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工业投资的比重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增幅较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2.3%提高至43.2%。
二是产出结构有所优化,五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2010年,五大产业产值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出4.6个百分点,比重由上年的61.7%上升到64%。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速较规模以上工业高出8个百分点,比重由上年的48.3%提高至51.4%。
三是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结构由上年的3.6:56.8:39.6调整为3.4:56.0:40.6。
四是外贸结构有所优化,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超过70%,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势头良好。全年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50.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84.7%,在全市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较上年提高4.5个和9.1个百分点。
五是收入结构有所优化,城乡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得到较快的增长,其中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比上年增长87.1%,占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3%提高到4%。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比上年增长18.4%,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由上年的4.4%提高至4.7%。
“三大亮点”看服务业大发展
2010年,我市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市服务业发展迅猛,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连续5年保持上升趋势。去年我市服务业发展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是增长速度快。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6%,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0.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4个百分点,在苏南5市中居首位,全省13个城市中列第5位。
二是比重提升快。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0%,达到40.6%,与苏州并列全省第3位。全省共有4个城市服务业比重超过40%,我市是其中之一。
三是税收贡献大。2010年,全市服务业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33.9%,增幅高于全部税收10.7个百分点,对全部税收增长的贡献份额超过一半。
“2.3个百分点”看农民增收
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支配收入262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3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12.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出城市居民收入2.3个百分点。据分析,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
一是农民就业门路拓宽,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导因素。2010年农民工资性收入达8414元,比上年增加1036元,增长14%。
二是各项惠农政策到位,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农业优惠政策以及不断健全的农村保障体系,使农民转移性纯收入大幅增加,全年农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664元,比上年增加136元,增长25.8%。
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财产性收入快速提高。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较大程度地提高和促进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2010年农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696元,比上年增加108元,增长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