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美国在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领域新的立法不断加强增多,同时针对中国企业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部门编制和预算,并由司法部牵头发起了中国行动计划,定向打击不符合美国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相关规定的中国企业。这一方面导致许多中国企业被美国政府处罚,遭受经济损失和面临技术封锁;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企业敲响警钟,使得许多中国企业日益认识到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据了解,2011-2017年,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行政罚金金额没有明显波动,一直保持稳定水平,然而2018年,BIS行政罚金金额急剧上升。
“这主要在于BIS加强了对中国企业的执法。比如,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BIS处罚60万美元,原因是与伊朗方进行贸易,即通过第三国将物项从美国运至伊朗,并向BIS作出虚假陈述。”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顾问张国勋近日在“美国强力执法下的中国企业贸易合规实务沙龙”上介绍,美国企图从供应链上来控制先进技术流向中国,因此中国企业会面临更加严苛的出口审查。
据了解,美国《出口管制改革法案》要求美国商务部长、国防部长和其他联邦机构加强对向中国的出口、再出口或者国内转让许可申请的审查。2018年7月23日,美国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的最终稿作为国防权力法的一部分正式发布。
张国勋表示,出口管制改革法不仅增加了罚款,也在日常合规上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美国对其执行机关比如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财政部也提高了预算、加大了人员支持。
“在电子、高性能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实行严格管制,阻碍国际货物和技术的转让,出口中国获取许可证的难度较大或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国企业获取相关产品以及先进技术的难度。”张国勋说,如果中企再从美国进口一些技术或零部件设备,其许可证最终用途证明和实地核查等都会比以往更加严格。
据悉,去年11月19日,BIS出台《特定新兴技术管制审议》,对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机器人和脸部识别等14类新兴技术领域实施出口管制,并就采取出口管制措施的前期立法议案通知向公众征询意见。
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在美国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在硅谷新科技研发地。张国勋对与会者解释说,因为这14类新兴技术都是涵盖在美国重大产业内,包括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机等。一旦这个清单范围确定后,美国政府将针对这14类新兴技术实施如下管制和审查:一是实施出口管制措施,一般而言,对受限国家和对象的出口需要许可证。二是技术在美国国内向外国人传播,构成“视同出口”,同样需要许可证。三是如果来自境外的投资涉及该类新兴技术,则将同时被认为涉及《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下的关键技术,要向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进行单独的强制申报。“此类新兴技术的出口、再出口或国内转让都将受到严格的管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出口目的地是美国武器禁售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审查要求会更加严苛,包括实施出口许可证的最低要求等。”
张国勋表示,在目前中美贸易战和出口管制加强的情况下,出口管制措施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企业与对方之间的交易不能迅速达成,繁琐的出口许可证申请程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比如美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出口到美国,需要中国政府的许可证,到美国后进行改装或者其他改变再返回中国,又需要美国政府的许可证,这会增加双方企业的贸易成本。
与此同时,张国勋表示,出口管制的加强也将增加中国企业的合规成本,面对日趋频繁而严格的出口管制执法,中国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主动投入人力物力,建立高效的出口合规机制,避免违规和遭到处罚。中企一旦违反出口管制法律法规,将面临支付巨额罚款或合约金,致使企业无法获得美国原产物项或技术,影响其正常经营,还会遭受一定声誉损失,可能导致企业现有以及潜在客户的流失。
来源: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