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2年常州海关和常州市贸促会为我市外贸企业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共计135446份,签证总金额1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签发自由贸易协定(FTA)项下优惠原产地证71773份,签发金额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受惠货物涉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东盟自贸区、中韩自贸协定、中澳自贸协定、亚太贸易协定等16个协定,帮助我市企业享受自贸伙伴关税减免达2.7亿美元,同比增长28.6%。
从优惠原产地证签发总数上看,相较2021年略有下降,但签证金额大幅上升。2022年上半年国内外疫情暴发,受疫情封控影响,货运物流不畅,全球航运市场“一船难订、一箱难求”的情况持续,海运价格一路攀升,给企业物流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往年办证量较大的众多企业反映订单并未减少,尤其是出口到欧洲、美国市场,但由于出口集装箱的航次大幅减少、运价持续爆涨等因素导致海运成本大幅增加,部分企业出口产品并单现象增多,出口批次减少,对应的优惠原产地证办证量减少幅度较大。
一、我市签发自贸协定项下优惠原产地证情况
目前我国已签署19个自贸协定,涉及2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RCEP和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2022年我市签证量前5位分别为东盟证、中澳证、中韩证、RCEP证、智利证,占优惠产地证总签证量的92.3%,具体情况见下表:
证书类别
|
东盟证
|
中澳证
|
中韩证
|
RCEP证
|
智利证
|
签证份数
|
25746
|
14945
|
14394
|
8809
|
2335
|
数量占比
|
35.8%
|
20.8%
|
20.1%
|
12.3%
|
3.3%
|
签证金额(亿美元)
|
19.02
|
6.28
|
12.09
|
8.26
|
1.91
|
金额占比
|
35.5%
|
11.7%
|
22.6%
|
15.4%
|
3.6%
|
从金额来看,东盟证、中韩证、中澳证、RCEP证、智利证位居前5位,占据优惠产地证总签证金额的88.8%。可以看到,这五种优惠产地证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来看,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RCEP的生效实施,为优惠原产地证注入新的增长点
此外,由于之前我国并未和日本签署任何自贸协定,因此,RCEP的签订为我市企业出口企业带来了一波新红利,也为我市进出口企业利用RCEP项下优惠原产地规则红利享惠用惠提供了新途径。2022年1月1日RCEP生效实施后,我市企业出口日本产品申领RCEP优惠原产地证需求大增,主要涉及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协定生效后,上述产品出口至日本均可享受关税减让优惠政策,部分化工类产品直接降至零关税。作为首个中日间达成的自贸协定,由于此前中国已和除日本以外的其余13个RCEP成员国均签署了自贸协定,相较而言,企业出口日本办理RCEP优惠原产地证的需求更加明显,加之日本海关先期清关时只要求进口商提供RCEP证书的电子件,大幅缩短了出口企业提交原产地证书的时间,提升了通关便利化。2022年常州海关和常州市贸促会共为650多家企业签发RCEP项下优惠原产地证8809份,涉证FOB金额8.3亿美元,可享受自贸伙伴关税减免约760万美元。
(二)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持续增长
作为签证量和签证金额在优惠原产地证中均排第一的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已连续3年实现了签证量和签证金额的双增长。2022年我市共签发东盟证25746份,同比增长1%,签证金额19.02亿美元,同比增长5.5%,可享受自贸伙伴关税减免9500万美元。东盟证份数前五的国家分别为: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从签证情况看,越南的签证量和签证金额最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签证量则同比涨幅最大。东盟证实现增长的原因,一是我市近年对东盟出口大幅增长,2022年常州对东盟出口额达到36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9%,东盟已位列我市贸易伙伴的第2位;二是借助RCEP生效的东风,我市外贸企业进一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为开拓东盟市场注入了新动力。
(三)中韩、中澳优惠原产地证金额稳定增长
自2015年12月份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以来,常州签发中韩证、中澳证金额持续每年稳定增长。2022年我市共签发中韩、中澳优惠原产地证29339份,占优惠原产地证总签证量的40.9%,签证金额合计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可享受自贸伙伴关税减免9100万美元。中韩、中澳优惠原产地证的上升,与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优惠商品覆盖广,优惠税率逐年提高,双方对自贸协定的大力推广密不可分;另外随着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年限的延长,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已大幅削减,甚至实现了零关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显著。从产业上看,出口韩国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机电、化工行业,产品附加值较高,而出口到澳大利亚则集中在贱金属加工、纺织原料,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货值较低。2022年中韩、中澳签证份数分别是14394和14945份,两者相差551份,但签证金额相差达5.8亿美元,几乎相差一倍。随着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崛起,预计后期出口到韩国的金额优势愈发明显。
二、五大产业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优势明显
2022年常州市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及原料、塑料橡胶及制品签发优惠原产地证金额居前5位,五大产业办理优惠原产地证书超45亿美元:
产业类别
|
优惠原产地证份数
|
签证数占比
|
优惠原产地证金额(亿美元)
|
签证金额占比
|
机电产品
|
24620
|
34.32%
|
17.75
|
33.13%
|
贱金属及其制品
|
12298
|
17.14%
|
8.90
|
16.6%
|
纺织原料及制品
|
11731
|
16.35%
|
5.23
|
9.8%
|
化工产品
|
8429
|
11.75%
|
10.72
|
20%
|
塑料橡胶及制品
|
7125
|
9.9%
|
2.57
|
4.8%
|
从以上数据来看,办理优惠原产地证前五的产业数量占比达到88.8 %,且都属于传统产业,一方面展示了我市的传统产业在出口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彰显了传统产业在利用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上的优势。从行业上看,我市办理优惠原产地证主要是机电、贱金属及制品、纺织原料及制品行业,这些传统行业享惠居多。化工产品虽然办证量居第4位,但因货值较高,签发金额占优惠原产地证总签发额的20%,位居第二。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市企业利用优惠原产地证书享惠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是过于集中在传统产业。我市办理优惠原产地证企业在国际市场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下游,处于价值链低端;产业附加值低、中小企业居多,转型升级速度慢,缺乏议价能力。而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为代表的我市新兴产业企业对自贸协定项下优惠原产地规则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则明显不足。
二是过于集中在传统市场。我市签发优惠原产地金额占总出口额比例较低,其原因在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过于依赖,但是对与我国签订自贸协定以及RCEP成员国的市场开拓力度依然不够,虽然这与我市产业结构、国际分工格局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但也和我市出口企业对新兴市场开拓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
三是企业未能准确选择最优FTA。目前我国除了在RCEP项下与其他14个成员国实施5张关税减让表外,同时已经签署的中国东盟、中国新加坡、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等6个FTA形成税率交叉,而我市企业在面对降税清单产品范围、原产地标准宽严程度、关税减让幅度、操作程序便利程度等多项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大利面条碗”现象时候,不能正确选择最优惠关税利率和最适合自身需求的自贸协定,以达到减免关税来开拓市场的目的。
四、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对新兴产业FTA使用推广力度
新年伊始,我市提出加快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走出去”将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市海关和贸促会应加强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企业FTA使用宣讲辅导,帮助企业外贸人员进一步了解FTA原产地规则,加深企业对RCEP协定中关于累积规则和税则归类改变、区域价值成分等判定方法的利用,从“享惠”到“会享”,借助我市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势,特别是具有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工业产品,来扩大我市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帮助我市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提升产品在自贸协定成员国的市场占有率。
(二)加大对自贸区市场的拓展深度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自贸协定在刺激区域内贸易量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有自贸协定可以利用的国家和地区显然更具有开拓价值。一方面,通过利用原产地规则来出口降低关税,提升我市企业出口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与我国签署的自贸协定有助于降低政策风险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整体行业发展;另外自贸协定中如RCEP还涉及到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经济技术合作、政府采购等17个领域,因此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竞争中,FTA项下的优惠原产地证书将成为我市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智造等产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区域内贸易,扩大和稳固出口市场份额的有力抓手,加大对自贸区市场的开拓显得十分必要。
(三)抢抓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转移和重构机遇
FTA的魅力在于,缔约国之间可以相互提供优于WTO最惠国的优惠待遇,FTA、RCEP的实施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日韩在高端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制造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同时,FTA原产地累积规则会大幅降低亚洲产业链分工合作的成本以及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交易成本,让企业充分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福利,有利于推动东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我市企业要加快提升运用自贸协定的能力和水平,以全球视野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在制造业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借此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跨国公司在我市产业链投资布局的意愿,放大上下游产业链集聚效应,进行全球供应链布局和投资规划等。
(四)加快“互联网+”便利化服务机制
持续推进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服务模式,实现办证“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创新服务企业举措,多渠道畅通服务机制,利用一网(自贸协定服务网)、一号(贸易预警灯公众号)、一课堂(贸促会微课堂)完善“互联网+”服务体系,实现“即申即审”,通过FTA智慧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好各类自贸协定的宣传和推广,夯实FTA服务基础,帮助企业选择不同自贸协定项下最优关税税率,为我市出口企业准确选择FTA提供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