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常州市贸促会累计为我市外贸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7.3万份,同比增长13.4%,年业务量首次突破7万份大关,出口货物可享受自贸伙伴关税减免3824万美元。我市外贸主体活跃,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出口总体保持稳定健康增长态势,商事服务助益企业“跨洋出海”取得良好成效,呈现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优惠原产地签证增速大于非优惠证。原产地证书是货物在进口方享受关税减免的必备凭证,被誉为国际贸易的“纸黄金”。2024年,常州市贸促会签发自贸协定(FTA)项下优惠原产地证1.7万份,同比增长29.6%,签证金额8.1亿美元,同比增长34.6%,签证数量和签证金额增幅均明显优于非优惠原产地证(10.0%和-6.9%)。无论从签证数量还是签证金额来看,排名前四位依次是中国-韩国FTA、中国-东盟FTA、中国-澳大利亚FTA、RCEP,分别占FTA总签证份数的33.3%、22.9%、18.9%、9.9%,占FTA总签证金额的27.0%、25.4%、18.4%、7.1%。前四位合计占FTA总签证份数85.0%,占FTA总签证金额77.9%。
二、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涨幅领跑FTA。中国和东盟分别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已连续四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经济总量之和超全球1/5,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30%,是全球经济复苏名副其实的重要引擎。双方经贸互补性较强,合作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2024年,常州市贸促会签发中国-东盟FTA共3913份,签证金额2.1亿美元,份数和金额增幅遥遥领先于其他FTA优惠证,同比分别上涨61.6%和58.9%。出口企业普遍反映,东盟地区政局稳定,东盟国家间无战事,目前已成为我市对外贸易投资的热门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较快,汽车零配件、锂电池、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配件等中间品均实现了较高增长,双方之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呈现出较强韧性,且产生了积极的外溢和示范效应。
三、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十周年红利优惠释放不断。这两类自贸协定覆盖的优惠产品范围较广,自2015年正式生效以来,历经数十次关税削减,目前大多已实现零关税。2024年中韩与中澳FTA签证量分别为5693份和3225份,签证金额2.2亿美元和1.5亿美元。机电产品是中韩间贸易往来的主要产品,由于技术差异,未来双方产业内贸易有望进一步增长,同时新能源产品也是一大增长亮点,继成品电池及整车出口之外,2024年常州锂源新能源与韩国LG新能源签订了1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订单,开辟了新能源行业新赛道。另一方面,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十年间,两国贸易额从1500亿澳元增长至3250亿澳元。当前中国的“双碳”目标与澳大利亚加快清洁能源转型的目标不谋而合,未来预计在绿色经济和技术创新,特别是绿色能源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将大有可为。不少出口企业表示对韩国和澳大利亚市场预期持续向好,信心不断增强。
四、RCEP政策持续赋能我市外贸发展。去年5月底,日本实施了RCEP项下第四轮降税,菲律宾实施了第二轮降税,其余13个成员国均实施了第三轮降税。2024年,常州市贸促会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687份,签证金额5795.4万美元,统计显示,出口享惠商品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化工原料等外贸传统优势产品,占签证量60%,签证目的国超80%为日本。常州市尚科医药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对日本出口有机化工产品,出口税率从基准3.9%,逐年降至3.5%、3.2%、2.8%直至目前2.5%,2024年该企业申请RCEP原产地证书40份,货值544万美元。常州市沪龙车辆附件有限公司伴随日本四轮降税政策实施,五金零部件产品出口税率已从基准税率2.8%,降至当前1.8%,公司关务负责人表示,2025年公司在手订单数量已超上年同期水平,预计所需原产地证书数量将实现翻倍,2024年共申请RCEP原产地证书94份,货值320万美元。RCEP协定减税降费、扩大出口的效应不断显现。
近年来,常州市贸促会坚持“企业有所呼,贸促必有应”宗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完善“全链条”商事认证业务办理流程,引导企业充分知惠享惠、用好用足FTA政策红利。2024年组织14场商事认证及FTA自贸协定政策解读培训会,吸引800余家企业的1000余名外贸专员线下参与学习讨论。通过重点外贸企业大走访活动,帮助20余家企业开展“一对一”关税筹划及合规享惠辅导,助力常州外贸企业深耕国际市场。切实延伸企业服务深度,积极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企业“零障碍”,在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政务服务中心、雪堰镇等地设置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服务点,切实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下一步,常州市贸促会将持续推出创新服务举措,畅通服务机制,全年计划走访100家外贸企业,为30家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通过开展入企调研,深度了解企业诉求,立足贸促代言工商职能,助企纾困解难,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